中国沿黄九省区“云探国宝” 讲述黄河文明前世今生
2020-03-13
66人读过
中新网太原3月4日电 (记者 胡健)4日下午,山西青铜博物馆内,讲解员吴楠戴着口罩在空无一人的博物馆内介绍着三晋大地的奇珍异宝。这是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直播的其中一场。
“龙形觥是1959年出土于黄河沿岸山西石楼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器形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这件3000多年前商代的青铜酒器上出现的‘鳄鱼’纹饰,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山西青铜博物馆讲解员吴楠在直播中说。

由山西省公安厅追回的晋国青铜重器——晋公盘也在当日的直播中亮相,这件具有2600多年历史的青铜器由水鸟、金龟、青蛙、游鱼等动物浮雕构成,183字的铭文清晰呈现了“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期的晋国盛世气象。
黄河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此次沿黄九省区博物馆拿出镇馆之宝集体亮相直播平台,还是第一次。
3月2日,河南、青海、四川率先举行三场直播。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舞蹈纹彩陶盆”、“骆驼载乐”画像砖等镇馆之宝一一亮相。直播第二日,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也纷纷亮出“看家宝贝”。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同年12月23日,河南、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九省区文博单位共同参与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受疫情影响,九省、区博物馆均关闭了线下展馆。沿黄博物馆联盟在此背景下开启“云上看博物馆”活动,从2020年3月2日到3月4日,一天三场,每天三个小时,通过沿黄九省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黄河文化的前世今生。
线上观展,正成为疫情期间的“新风尚”。直播间中的博物馆珍品,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与地域限制,隔屏赏宝,让平日“身居高阁”的馆藏国宝接接地气,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完)
本文相关的其他文章
- “云复工”、 “云签约” 文创行业线上发力
-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等陕西文物系统重点项目工程相继复工
- 道德修养决定医治效果从小说看中国古人如何认知疾病
- 世界名画里的“战疫史”
- 徐光耀:“慈父”年近百岁,“嘎子”永远少年
- 儿童文学要有精神底色——从超长假期让孩子读什么说起
- 云演出、云录制 艺术上云端为行业带来新改变
- 激活传统诗词文化的创造力
- 抵达现实生活的细部和深处——关于网络非虚构写作
- 中国沿黄九省区“云探国宝” 讲述黄河文明前世今生
- 买高额保险、换3次宾馆 他们如何在武汉拍摄纪录片
- 惊蛰到来!辛勤耕耘,不误农时
- 商务印书馆免费开放125集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
- 内蒙古西部发现172幅古代岩画
- 敦煌研究院启游览新模式 尽开“云游”资源智慧战“疫”
-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家乡文化学者追忆其人品文风